小學 五年級 語文《猴王出世》教學設計.doc
最妙是原著——《猴王出世》微課腳本執教:深圳市龍華區民順小學張德芝【設計理念】通過梳理課文讀出“事兒”、聚焦奇書讀出“味兒”,回歸原著勾出“魂兒”,體驗最妙還是原著,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原著。梳理課文,讀出“事兒”師:同學們好!《西游記》的故事耳熟能詳,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西游記》開篇第一個故事,叫做《猴王出世》。師:課文大家預習了,大致能讀懂就可以了。“導讀”中的兩個問題能交流一下嗎?請看師:我們先說石猴是怎么來的?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師:石猴怎樣成為美猴王的?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討論體會:一是石猴很勇敢,二是石猴一心為族群著想。所以成為猴王。師:課文只有四段,講了關于猴王的四件事,我們來理一理吧!第一段講了石猴從仙石里蹦了出來:石猴出世。第二段石猴怎樣發現水簾洞:石猴尋洞。第三段是石猴把這喜事告訴大家:石猴報喜。最后一段最簡單,就是:石猴稱王!這是讀古典名著的一個方法,叫做:讀出“事兒”。聚焦“奇書”,品出“味兒”師:關于《西游記》的研窕,清代張書坤最有代表意義,他這樣評價一一《西游記》是一部奇書。
環境皆奇地,人物皆奇人,故事皆奇事,時空皆奇想,書中的詩詞歌賦,學貫天人,文絕地記,左右回環,前伏后應,皆奇文也!師:這里有個核心的字一一奇!張書坤先生提出了“五奇”,你認可嗎?只認可不行,要從文中找到印證。限時三分鐘,你能找出三處就很厲害了!“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這國家很奇,地圖上查不到!“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水簾洞也很奇。師:除了課文中這許多奇地,你還能列舉一二嗎?(二)二品“奇事”、“奇想”師:“故事皆奇事,時空皆奇想”,課文中石猴從出世、到探洞,再到高登王位,都很奇。課文之外,奇事更多了:三打白骨精、三借巴蕉扇、真假美猴王…….師:九九八十一難,實在太多了!“時空皆奇想”,這在本課中不容易找到,但稍微想一想就有答案,比方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一壓就是五百年!孫悟空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可它還是逃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如來佛掌該有多大!(三)三品“奇人”師:唐僧給他取名叫“孫行者”,乖乖聽話時喚“悟空”,生氣時叫它“猴頭”!豬八戒當面“猴哥猴哥”叫得可親了,背后叫他“猴子”,逼急了還罵“該死的潑猴子,油烹的弼馬溫!”自始至終只有沙僧恭恭敬敬地稱他“大師兄二玉帝、太白金星對他的稱呼也隨心情變化,恭維時稱“齊天大圣”,無奈時喊“潑猴”、“弼馬溫”……老師羅列了一下,竟有十幾二十個!稱呼之中有愛有憎!師:討論:悟空是人嗎?說說理由。
師:這次我聽到了“不是”!那到底“是”還“不是”?說說理由。體會似人非人、似猴非猴、似仙非仙,猴、人、神巧妙地融為一體!師:了不起的吳承恩!《西游記》中還有這樣的“奇人”嗎?舉例討論。(四)四品“奇文”師:對,語言很奇。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洞之中。師:這是一組排比。排比能加強語言的氣勢,這里的排比跟別處的一樣嗎?師:三字一排,四字一排,六字一排,讀的時候節奏有沒有變化?自己試著讀一下。也可以跟老師一起讀……體會長長短短、起起伏伏、抑揚頓挫,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這就是它的節奏美!除了排比,這里還藏著玄機,看出來了嗎?師:節奏美、對仗美,詩一般的語言,讀起來朗朗上口,就像說書一樣!全文還有很多排比和對仗,不信,你到文中找一找!《西游記》駢散交錯、長短相間,聲調有輕有重,文句有長有短,語流有疾有徐,不做作,不拖沓,讀著順口,品著有味,可謂精彩紛呈!全書的語言都是這樣優美,你盡可以去慢慢欣賞!回歸原著,勾出“魂兒”師:在你們這個年紀,讀原著有點困難,老師有兩個絕招,這可是今天咱們收獲的第三個方法:有絕招兒!師:第一招:看影視,比照讀。
央視版《西游記》“猴王出世”和張紀中版《西游記》“猴王出世二認真看,你發現了什么?哪個好?師:到底哪個拍得好,誰說了算?導演?錯!觀眾?錯!評論家?錯!師:拍得好不好,原著說了算!所以你得看原著。師:在學第二招之前我先問問:課文是原著嗎?我聽到了“是”,也聽到了“不是”!到底是不是?用事實說話!這是我拍的原著第一回,請大家快速“掃描”一下,把課文第一段找出來。眼尖的.同學發現了,課文的內容我已經用紅線劃好了。討論小結:像我們課文這樣,幾乎每句話都從原著來,但又刪節了一些內容,就叫做“節選”。把這個詞記在書上。師:同學們再看看,刪節了些什么呢?生:詩詞歌賦。還有一些故事情節。師:古典小說里面,看見山就來篇賦,看見水就寫首詩,刪了它們也不影響閱讀。有時間你可以慢慢讀,沒興趣你可以跳過去,決不影響故事情節。這就是第二個絕招:學“跳遠”。讀得懂就讀,讀不懂就跳!師:想試試這兩個絕招嗎?那就下課!咱們回家讀書去!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