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紅樓春趣》
教案是課堂教學的藍圖,是教師對一節課的整體設想。創造性的教學設計,嚴謹、科學的教學策略將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們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以下為廣東敏試教育小編為您整理的教案:小學語文教案《紅樓春趣》。廣東教師資格網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試資訊歡迎關注敏試教育。
【活動方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恰、屜”等9個生字,讀準課文中難讀的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重點語句,通過閱讀、想象等策略,大致讀懂課文,感受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語言,初步學習鑒賞小說的技巧,激發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大致讀懂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分析鑒賞小說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細節描寫,品味文章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學習鑒賞小說的技巧,激發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教學難點:大致讀懂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組織學生交流,了解小說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細節描寫,品味文章準確生動的語言。
三、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課題
1.【出示課件】播放《紅樓夢》插曲。師生交流,了解《紅樓夢》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
2.老師朗誦:(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在《紅樓夢》的第一回里這樣說。是啊,幾百年來,有多少人在探索著《紅樓夢》的秘密,可是,有誰能了解其中的滋味呢?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其中一個片段,去了解寶玉、黛玉等在大觀園里放風箏的故事。(板書課題:紅樓春趣)學生齊讀題目。
3.談話激趣:《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黛玉很小的時候,母親去世,父親把她送到榮國府,與外祖母賈母一起生活。寶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兒子,也是賈母的寶貝孫子。課文講述的就是寶玉、黛玉等在大觀園里放風箏的故事。本文選自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七十回,題目為后人所加。(板書:放風箏)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教學目的是創設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出示課件】簡介《紅樓夢》。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既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描寫了大觀園內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同時,又通過對這些愛情悲劇產生的社會環境描繪,昭示了當時社會的世態風貌。可以說,《紅樓夢》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5.【出示課件】簡介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嘗人世辛酸,后以堅忍不拔之毅力,歷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解決字詞
教師先范讀,之后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正確、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不懂的地方標下來和同桌交流。
(1)閱讀要求【出示課件】:
①自由讀文,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通讀順,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②自學生字新詞(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生字新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③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和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④課文中出現了哪些主要人物?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出來。
(2)指名多個學生合作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夠準確的字音。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圈畫文中描寫的人物,以及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的句段,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交流資料,說說讀對文中人物的了解。
【出示課件】文中登場人物的圖片及簡介。
(三)了解內容,感受人物
1.自主閱讀
(1)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在閱讀中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出示課件】
①課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覺得中心人物是誰?
②本記敘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表現了什么?
③你對課文中的哪一個人物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小組同學互相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班內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
2.了解故事內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主要敘述看到了掛在樹上的風箏,黛玉等人決定拿出風箏放晦氣。
(1)【出示課件】
“一語未了,……斷了繩,拿下他來。”
①從“眾人嚇了一跳”你感受到什么?(從對眾人的神態變化的描寫中感受到眾人的注意力集中。)
②“丫鬟們出去瞧時,簾外丫鬟嚷道:‘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了。’”丫鬟的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借用人物語言引出風箏,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故事。)
③從“眾丫鬟笑道:‘好一個齊整風箏,不知是誰家的,斷了繩,拿下他來。’”一句中眾丫鬟的話中你了解到什么?(掛在樹梢上的風箏很漂亮。)
④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2)【出示課件】
“寶玉等聽了,……我且拿起來。”
①從寶玉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寶玉認出了樹梢上的風箏是誰的。)
②從紫鵑的話中你又讀懂了什么?(紫鵑想把風箏據為己有。)
③指導朗讀,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好人物語氣。
(3)【出示課件】
探春道:“紫鵑也學小器了。……咱們也放晦氣。”
①從探春的話中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放風箏放晦氣是一種風俗。)
②從黛玉的話中你又感受到什么?(黛玉寄人籬下,多愁善感,所以提出放風箏放晦氣。)
③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4)學生自由朗讀第一部分內容,注意讀好人物對話,注意人物對話時的語氣。
第二部分(3~6自然段)主要敘述了賈寶玉和眾姐妹、丫頭們放風箏的歡樂場景。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自己從放風箏的過程中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可以把自己了解到的和感受到的標一標、寫一寫。)
(2)小組交流,整理記錄。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①從對人物的動作描寫中感受到眾人雖然忙亂,但都很歡樂。【出示課件】
這里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一面撥起籰子來。(指名朗讀。)
②感受到人們的和諧和快樂。【出示課件】
寶釵等都立在院門前,命丫頭們在院外敞地下放去。(指名朗讀。)
③細致的對話描寫和神態描寫中流露出和諧、歡樂的氣氛,也讓人感受到眾人盎然的興致。【出示課件】
寶琴笑道:“你這個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個軟翅子大鳳凰好。”……寶玉又興頭起來,也打發個小丫頭子家去,說:“把昨兒賴大娘送的那個大魚取來。”(指名朗讀。)
④從人物的語言描寫中感受到小丫頭惋惜的心情,探春的善解人意,寶玉的興致高漲。【出示課件】
小丫頭子去了半天,……便叫:“放起來。”(指名朗讀。)
⑤從寶玉的動作和神態描寫中,感受到眾人都高興地把風箏放了起來,唯獨寶玉的風箏放不起來,怕被人嘲笑而著急的心情;從寶玉的語言中又讓人感受到一個可愛的公子哥的形象。【出示課件】
此時探春的也取了來……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著風箏說道:“要不是個美人兒,我一頓腳跺個稀爛!”(指名朗讀。)
⑥從黛玉的動作描寫中了解到黛玉的嬌弱,從眾人的語言和動作描寫中感受到人們對黛玉的祝福。【出示課件】
⑦黛玉見風力緊了……“林姑娘的病根兒都放了去了,咱們大家都放了罷。”(指名朗讀。)
⑧【出示課件】
“……那風箏都飄飄飖飖,……一會兒就不見了。”(指名朗讀。)
1.“飄飄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義詞有哪些?把這個詞語換成別的近義詞好不好?(“飄飄飖飖”在文中指風箏在風中隨風飄動。它的近義詞有飄飄灑灑、飄飄悠悠、搖搖蕩蕩、搖搖晃晃、飄飄忽忽、飄飄蕩蕩等。“飄飄飖飖”寫出了風箏在天空中飄飛的姿態美,換成其他詞語不能表達出這樣的意思。)(板書:姿態:飄飄飖飖)
2.“雞蛋”“黑星兒”描寫了什么?風箏為什么由“雞蛋”變成了“黑星兒”?(“雞蛋”“黑星兒”描寫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的風箏的形狀。因為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看到的形狀很快發生了變化——變小、變模糊。)
3.這段話中描寫時間變化的詞語有哪些?(“一時”“展眼”“再展眼”)從這些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風箏隨風飛去后很快消失。)(板書:形狀:雞蛋、黑星兒)
4.談談自己對句子的體會。(風箏被絞斷了線,隨風而去,越飛越高。開始,他們看到的風箏只有雞蛋大小;后來,風箏迅速飛去,人們只能看到一個小黑點;最后,風箏在天空中消失。這個句子寫出了風箏在天空中迅速飛去直到消失的過程,抓住了風箏的姿態和形狀,寫得十分生動具體,表達了賈寶玉等放風箏時異常歡快的心情。)
⑨【出示課件】
眾人仰面說道:“有趣,有趣!”(教師范讀。)
這段描寫把放風箏這一場景的描寫把故事推向高潮。從對眾人的語言、動作中感受到放風箏給眾人帶來的無比的快樂。
3.感受人物形象
(1)小組交流,文中的哪個人物給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人?(挑選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說出印象深刻的理由。)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并小結。(板書:賈寶玉、林黛玉、丫頭們)
①【出示課件】
寶玉細看了一回,只見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歡喜,便叫:“放起來。”(讀一讀,感受賈寶玉的率直純真。)
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著風箏說道:“若不是個美人兒,我一頓腳跺個稀爛!”(讀一讀,感受賈寶玉借助風箏表達的自己關愛女性的品質。)
②【出示課件】
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們的拿出來,咱們也放放晦氣。”(讀一讀,感受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黛玉見風力緊了……“林姑娘的病根兒都放了去了,咱們大家都放了罷。”(讀一讀,感受林黛玉的嬌弱。)
③【出示課件】
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來:也有美人兒的,也有沙雁兒的。丫頭們搬高墩,捆剪子股兒,一面撥起籰子來。(讀一讀,從小丫頭們的心理活動描寫“巴不得”和動作描寫“手忙腳亂”中感受她們的快樂和活潑。)
眾人皆仰面說道:“有趣,有趣。”(讀一讀,感受眾人熱愛美好事物的心情。)
3.指導朗讀:在朗讀中了解放風箏的過程,感受人物的心情,了解人物的特點,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激發朗讀興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正確、讀通順,讀出文句所包含的意思,在讀中有所感受人物形象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課堂總結:通過閱讀我們了解了文章中賈寶玉和眾姐妹、丫頭們在大觀園中放風箏的歡樂情景,感受到了他們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學會了借助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板書: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2)拓展延伸:
①提出要求:下面是《紅樓夢》中描寫“鳳辣子”的一個片段,作者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真可謂是妙筆生花,仔細品味語言的精彩,你能從中看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嗎?
②學生閱讀。
(3)布置作業:課下希望同學們從《紅樓夢》中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閱讀,讀出《紅樓夢》中悠久的歷史,讀出《紅樓夢》中燦爛的文化,讀出作者表現人物特點的獨到之處。
四、板書設計
紅樓春趣
賈寶玉 姿態:飄飄飖飖
林黛玉 放風箏: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丫頭們 形狀:雞蛋、黑星兒
【資料推薦】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