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

何杰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語文特級教師

“在北京12本高考名著當中,雷雨是唯一一部戲劇作品。那戲劇講究沖突,沖突的本質則是人性的沖突。

在這部劇中,曹禺刻畫了中國二三十年代社會的沖突。在這種矛盾沖突當中,深刻地展示了人性的善和惡。

通過這部劇,可以讓我們同學對人性的本質、人性的善惡有很深入的了解。這樣的話能夠豐富我們學生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讓我們同學有很智慧的生活方式。”

前陣子,曹禺先生的《雷雨》成為熱搜詞。

因為在新版話劇《雷雨》中,將原著的魯大海這條人物線索以及工人與資本家的對立斗爭情節全部刪除,魯大海這個工人領袖“不見了”!

劇本《雷雨》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

“被刪除的恰恰是《雷雨》中最精彩的部分。”

“這還體現作者原意?”

……

《雷雨》作為北京12本高考必讀名著之一,學生該如何高效閱讀?

一出四幕悲劇,如何將戲劇創作中的“三一律”用到了極致?

對此,北師大二附中語文特級教師何杰老師,將以這部經典戲劇為例,為您細細講來……

↑↑↑

“誰能逃脫命運之手?”

一出動人的戲,一部偉大的長劇

若有啟發,歡迎轉發

劇本《雷雨》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關于本書

據稱,《雷雨》是被翻譯成各國語言文字最多的中國話劇。

現代文學家巴金曾這樣評價它: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讀的作品。

現代翻譯家黎烈文:

說到《雷雨》,我應當告白,虧了《雷雨》,我才相信中國確乎有了近代劇。

劇本《雷雨》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

《雷雨》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志,在中國現代話劇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在何杰老師看來,《雷雨》可以說常讀常新,如果我們反復去揣摩這個劇本,那其實我們總會有很多新鮮的收獲。

那《雷雨》到底講了什么?我們又該怎樣去讀呢?

《雷雨》到底講了什么

一個晚上,一個場景,牽扯了30年的恩怨情仇。

《雷雨》是一出四幕悲劇。

劇作運用了“三一律”,敘述了周家、魯家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

(注釋:三一律”是十七世紀古典主義的產物。它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情節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于一個主題。)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劇本《雷雨》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雷雨》劇照

視頻中何杰老師提到,《雷雨》主要是在講一個封建的大家庭,以周樸園為核心的周公館之間發生的一個故事。

三十年前,當周樸園還是一個涉世未深的青年時,他愛上了女傭梅姨的女兒侍萍,并與她有了兩個兒子。

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

演員飾演的周樸園和魯侍萍30年后相認場景

但后來周家為了給他娶一位門當戶對的小姐,逼得侍萍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大海投河自盡。

之后,侍萍母子僥幸被人救起,并帶著二兒子流落他鄉,靠做傭人為生,而大兒子周萍則被周家留下。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

京劇《雷雨》周萍劇照

后來,侍萍又嫁給了魯貴,并生了個女兒名叫四鳳,陰差陽錯的魯貴和四鳳又去了周家做工。

而周樸園所娶的那位小姐,并沒有為周家生兒育女便離世了,于是周樸園又娶了一位太太,就是蘩漪,并育有一子周沖。

在周樸園封建大家長的專制意志下,蘩漪過著枯寂的生活,她對這種生活的反抗方式,便是與周樸園的大兒子周萍私通。

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劇本《雷雨》

京劇《雷雨》蘩漪劇照

而周萍既懾于父親的威嚴,又恥于這種亂倫的關系,于是對蘩漪逐漸疏遠,并愛上了此時為侍女的同母異父的妹妹四鳳,且還有了孩子。

此時周沖,也喜歡上了四鳳,就是這么一個錯綜復雜的關系。

這些看似平靜下的矛盾,都集中在魯侍萍在30年后又一次到了周公館的這個晚上,爆發了。

最后的結局是什么呢?

周萍開槍自殺、四鳳出走后觸電而死、周沖為了救四鳳也觸電死了。

而后魯大海出走、魯侍萍和蘩漪受不住打擊而瘋,只剩周樸園一人孤獨終老,在悲痛中深深懺悔……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

《雷雨》人物關系圖

《雷雨》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么

《雷雨》所展示的是人生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

曹禺先生在與友人的書信中這樣講自己:

“以極端的雷雨般狂飆恣肆的方式,發泄被抑壓的憤懣,毀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這樣一部戲中,有專制、偽善的家長,有為愛瘋狂的女人,有痛悔著罪孽卻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更有熱情、單純的青年。

一個激烈的雨夜,牽扯出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和所有的恩恩怨怨……

這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辜的人全部一起走向毀滅。

有人說,若你看不懂《雷雨》,是因為看不懂這命運之手的捉弄,為什么每個人都在努力,最后卻適得其反,可是啊,誰能逃脫命運之手?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劇本《雷雨》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雷雨》劇照

視頻中何杰老師提到,《雷雨》這部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是經典戲劇名作。

如果我們反復的去揣摩劇本,揣摩這里面人物的對話,其實我們會有很多新鮮的收獲。

那具體應該怎么讀呢,何杰老師有以下幾點建議:

☉ 揣摩劇中語言 特別揣摩潛臺詞

因為《雷雨》這部劇是以對話的形式出現的,所以我們孩子閱讀時,一定要關注對話的表面意思和它的潛臺詞。

比如劇中這段對話:

周樸園:你好像有點無錫口音。

魯侍萍:我自小就在無錫長大的。

周樸園:(沉思)無錫?嗯,無錫,(忽而)你在無錫是什么時候?

魯侍萍:光緒二十年,離現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樸園: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

魯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洋火呢。

周樸園:(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遠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無錫呢。

魯侍萍:老爺是那個地方的人?

周樸園:嗯,(沉吟)無錫是個好地方。

魯侍萍:哦,好地方。

(對話節選自《雷雨》第71、72頁)

這重復出現的“好地方”意味非常豐富,這部劇特別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每句話都很耐人尋味。

它的語言是有動作性的,就是通過人物的交待,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并且引導著事情向前發展。

劇中,人物講的話,劇中的人物聽,是一個意思;觀眾聽起來,卻是另一個意思。

所以,像這樣的話,很值得研究,我們揣摩劇中的語言,特別是揣摩潛臺詞,是這部劇非常好玩的地方。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

☉ 理解戲劇故事發展的脈絡和結構

何杰老師提到,這部劇的結構特別精致,它的結構有一個特點,就是發現引起突變。

那什么叫發現引起突變呢?

魯貴發現了四鳳和周萍之前的感情,并且通過跟四鳳的對話中,又發現了周萍跟蘩漪之前有私通;

蘩漪呢,發現了周萍和四鳳之前有感情,隨后又發現自己的兒子周沖,也喜歡四鳳。于是她就對侍萍說,我們家少爺喜歡你家這四鳳;

于是侍萍就馬上聯想到了當年周家的少爺喜歡我,就等等這樣的事情,一環扣一環,不斷的發現新矛盾、新沖突,從而推動著情節的發展。

所以,除了揣摩人物語言外,理解這個戲劇故事發展的脈絡和結構,也是孩子在閱讀中要特別注意的。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劇本《雷雨》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 與話劇對比閱讀 體會人物塑造的不同

《雷雨》早已被搬進話劇的舞臺,想要從多角度理解《雷雨》,我們還可以帶著孩子去看現在的話劇,借此來跟原文做對比。

比如原文中,當周樸園發現四鳳的媽就是當年的侍萍時,這樣一番對話:

周樸園:哦,侍萍!(低聲)怎么,是你?

魯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

周樸園:你——侍萍?(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魯媽)

魯侍萍: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

周樸園:(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周樸園:(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對話節選自《雷雨》第75頁)

但在濮存昕版的《雷雨》中,這段對話就變為:

周樸園:侍萍,是你?三十年你還是找到這里來了。

那我們孩子在閱讀和觀看的時候就可以去對比,看看這樣寫和這樣演,對人物塑造有什么不同。

這樣看戲劇、讀劇本,兩者相互結合,可以讓孩子對這部劇有更生動、全面的認識。

劇本《雷雨》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關于作者

劇本《雷雨》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

《雷雨》是曹禺最杰出的作品,但卻是一個二十三歲青年的處女作。

1933年,清華大學圖書館一間放著外國雜志的屋子里,二十三歲的西洋文學系學生曹禺從早到晚地耗在里頭,拼命地寫著一部戲,為這出戲,他已經準備了五年。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

他用這么長時間沒完沒了地更改著他的人物大綱與結構,讓戲中人物在腦子里活過來,他們的一切都清楚極了后,他開始坐下來寫作。

于是這樣又過了半年,他終于把劇本完成了,這便是曹禺和他的《雷雨》。

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劇本《雷雨》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曹禺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他的曾經闊綽和后來又敗落的家庭,整個都是郁悶的。劇中蘩漪、周樸園、魯侍萍、魯貴這一類人物都曾在他的生活中進進出出。

而在這些角色中,他最心愛的人物就是蘩漪。

蘩漪這個女性角色的形象原型,則至少有一個是曹禺某同學的嫂嫂,她與曹禺的同學之間發生了感情糾葛。

于是,從十八歲起,這個女性便在曹禺的內心被醞釀成文學形象,直到他二十三歲時,這個形象便成了“活的”蘩漪。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蘩漪這個人物形象,那大抵是,“她生命中交織著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

劇中最無辜、又因為最缺少關愛而最可惡,因而最有力的制造了三十年后矛盾爆發到來的,就是蘩漪這個人物。

她是最徹底的受害者,想必她最終也只有“瘋了”這一條路……

劇本《雷雨》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_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

集中的時間,集中的環境,然后展現在集中的一個故事中,那么在集中的過程中,又講究人物的沖突。

在何杰老師看來,別看那時的曹禺年輕,但他的創作激情非常澎湃,整個劇寫得非常精致。

我們可以認為,《雷雨》這部劇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經典的戲劇名作,所以我們要把最好的作品推薦給孩子。

讓他們在這部作品中,對人性的本質、人性的善惡有很深入的了解,從而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同時也讓孩子擁有很智慧的生活方式。

熱愛閱讀,可以讓孩子,獲知人類最精華的智慧,可以足不出戶便體驗別樣的人生,可以讓孩子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復雜。

為此,首都教育《師說》欄目將在未來的兩個月中,每個周末晚19:30,推送名師推薦閱讀節目《給孩子的一本書》。

我們將邀請了人大附中、101中學、北京景山學校、北京四中、北師大二附中、中關村一小、北京小學、中關村三小、史家小學等等名校特級教師,為我們的孩子推薦了一系列開啟智慧,不流俗眾的書籍。

一期一師一本書

用一份好書單來抵抗歲月的腐蝕

在喧囂的世界中

帶著孩子靜下心來閱讀

難道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嗎

往期回顧

雷雨劇本第四幕劇本原文_劇本《雷雨》_劇本雷雨是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