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在一個月抖音小紅書粉絲累積到 3 萬最后不再維護的事。
作為一個有大把時間折騰的人,除了折騰開發APP外,有時也會思考其他賺錢的方法,或許將來也能給自己多一份收入。
前段時間,我花了些一個多月的時間實踐如何做原創短視頻,并把抖音和小紅書的粉絲積攢到3W,也算起號成功。還經常有粉絲在后臺問我收不收徒。
你應該不會想到,明明起號成功了,我卻不想再維護這個賬號了。能申明的是,制作的每一個視頻沒有任何違規或不合法,只是單純的不想運營下去了。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分享是怎么起號成功,以及為什么不想再維護了。
如果你對我的自媒體短視頻賬號有興趣,可以在同名公眾號回復「自媒體」即可看到我的視頻號。
小紅書
抖音
如果你和我一樣想做自媒體,如做了一段時間卻粉絲數不理想,或者有想法但還沒開始執行的。希望通過我的復盤,能對你有所啟發。
背景
在過去幾個月,橫空出世。當時我關注了很多AI領域相關的博主。每天都是, ,,AIGC,各種大語言模型,AI新工具的信息。
當時最大的感觸是 —— 每個人都是超級個體的時代已經來了(其實還沒完全到來。。)
那會我就想通過AIGC來做短視頻。把自身的弱項交給AI去完成。通過AI來生成文案。再通過文案生成視頻,就是“圖文成片”的方式來制作。
調研
剛好在抖音刷到一個叫「不略」的博主非常火,他做的書單號。以三分鐘讀一本書的形式,加上卡通的圖文講解,介紹每本書。當時看到他分享的《納瓦爾寶典》視頻讓我很有感觸。。
我嘗試讓去解讀《納瓦爾寶典》這本書。輸入適當的。確實得到有關:“三分鐘讀一本書,今天我們分享《納瓦爾寶典》。?!边@樣的文案內容。但是相較于博主不略的文案,AI生成的太過生硬,文案用詞也太多呆板。
有關TTS(文字轉語音),那會也惡趣味的用不略的聲音,周杰倫的聲音,去做訓練,效果不是很滿意。并且可能有法律責任就放棄了。不過也找到不錯的現成的產品。
市面上的圖文成片,最好的或許就是剪映自帶的,但效果不能讓我滿意,感覺這樣的視頻很難火起來。
短視頻做的好不好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有沒有視覺沖擊,抓住用戶的眼球。對于書單號來說,當視頻里說到某些知識點的時候,需要在視頻里即時的出現對應的內容支撐與之呼應,這其實也是一種反饋機制。這樣用戶才更愿意看下去不劃走。
可能因為有一些強迫癥,我不愿意完全為了節省時間而犧牲視頻質量。最后我選擇以一種白板動畫的形式去做好視頻。調研了如、、萬彩等等,最后我選擇了,效果如下:
所以現在我的視頻制作流程變成:
選一本書 -> 讓生成文案 -> 通過tts生成音頻 -> 在導入音頻做動畫腳本 -> 校對音頻和動畫的幀 -> 導入剪映生成字幕 -> 發布各大平臺
上面說的過程做了一些簡化。
漲粉發布周期
說到漲粉問題,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堅持不懈的發視頻。如果你是三分鐘熱度那想做好短視頻幾乎不可能。
特別是剛開始,要知道 當用戶在關注一個博主前,大概率會點進你的頭像,看你的一些信息,例如你有多少粉絲,你有多少個作品,你的自我介紹等等,前提盡快把作品數量堆滿9個以上,因為一屏是可以展示9個作品,超過一屏顯的作品也會比較多一些。
你可以設定一個周期,例如:每天的下午17點發,或者每周一三五,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發視頻的頻率我建議根據制作視頻的難度。如果你是記錄健身,并且你每天都這么做,那每天發就行。如果你和我一樣,做一個視頻要花幾個小時。那就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我是每周一三五發視頻,發的時間可以是下班高峰,晚飯后的一個時間段。我認為具體可以根據你的目標用戶的一個作息時間來定。
制作合集
建議做的視頻,根據細分門類放到不同的合集里。這樣當用戶看完一個視頻,有一定概率可以通過合集繼續看你的視頻。
發布
建議使用網頁版的抖音來發布作品。
因為對視頻有更好的能力加持,例如:章節(對視頻內容增加錨點)、標簽(類似于seo提升排名),關聯熱點等等。
視頻長度
建議視頻長度不要太長,控制在1分鐘左右。因為如果視頻太長,就會影響你的完播率。在這個浮躁的世界,很少有人靜下心來看完整個視頻。即使你的視頻做的很棒。但比較是短視頻平臺,做的太長沒有任何意義。這也是我不想運營我的賬號原因之一。
追熱點
網上有很多追蹤熱點視頻的方法,我們可以追蹤相同領域的爆款視頻。不要怕模仿,如果沒有好的素材就可以去模仿別人的爆款,我們開始最需要的就是流量,有了流量才有漲粉的機會,粉絲多了流量才會越來越多。
推廣
當你的視頻數量達到10個以上。同時我們在后臺數據中心,關注有數據不錯的視頻作品。這時候可以適當的使用抖加。
抖加相當于是一個流量放大器,也是抖音賺錢的重要手段。可以觀察一些剛剛起號成功的賬號(1~10w)粉絲的賬號。你會發現,這些賬號一般都是靠著特別的視頻火起來的,并不是說每個視頻的播放量都很平均,一定是有幾個播放量特別高的視頻。
前期堆熱門視頻,蹭熱點視頻。把賬號視頻做到起碼10個以上。然后觀察播放量比較高的視頻,以及每個視頻的指標,如:5秒完播率,3秒退出率等等。再測試最低價位推廣來看效果,效果好則可以反復推廣幾次。目的是為了撬動下一層的流量池。
我就是一個例子,其實能累積到3萬的粉絲,主要也是靠幾個視頻。經過測試推廣了這些效果比較好的視頻。連續投了幾次100元的抖加。一般來說投一次抖加我可以獲得100~200個精準粉絲,1000~2000的播放量。但也有可能獲得幾十萬的播放量甚至更多。我當時就是在一次推廣時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50萬。原因是進入了下一層的流量池,自然就獲得了大量的流量。在網上可以找到流量池的圖表這里就不再展示了。
總之以少量推廣去撬動巨大流量是快速起號的一個重要手段。
視頻門類
我們在發視頻時,需要抓住一個特定的領域。切記不要什么類型的視頻都去拍。要知道,如果你什么都想做,就可能什么也做不好。拿抖音舉例,每個賬號都有自己的標簽,比如做科普的,健身的,vlog,解說類的等等等。如果你什么類型都做,抖音就沒辦法給你打標簽,也沒辦法把你的視頻推送給目標用戶,自然刷到你的視頻也大概率不喜歡了。
我們可以做一些泛垂直的嘗試。比如,你是健身的也可以發跑步的,打球的。同樣的,我做的書單視頻,從事也會拍心理學的,認知類的內容。只要輸出的形式不變還是可以抓住用戶。
不同平臺
現在各個平臺都在占領市場,比如抖音也開始做類似小紅書的圖文筆記。小紅書也做起來短視頻以及電商。既然,我們創作了內容,內容就可以在不同的平臺發布。來增加我們的曝光率。因為每個用戶一天就這么多時間,他花了一個小時刷抖音,同樣的他就少了一個小時時間看小紅書。
同樣的短視頻平臺都已經達到了飽和,誰的視頻能抓人眼球,平臺給的流量就多。我們可以盡量在平臺嘗試新玩法的時候較早的涉入其中因為這些時候都有流量扶持。不要等飽和了再去嘗試那樣就晚了。
不再維護
一開始我說過,不再維護我的短視頻賬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當時選錯了領域。其實我并不適合做書單和認知類的視頻。因為我看書不多,這不是我擅長的事,每天做的都很難,當沒有足夠的正反饋,也不能賺錢時,往往就需要為愛發電,沒有興趣就會很煎熬。
做書單號我的初衷是大量依靠AI的力量,但經過實踐,無論是AI的文案能力,還是做視頻能力,或者是TTS都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水準。于是有大量的工作,還是靠我自己手動完成。有時做一個視頻,從選題到查閱資料寫文案再到做動畫,往往可能會花3-4小時。
寫在最后
雖然視頻起號成功了,沒有再維護下去讓我很遺憾,都是也放松了許多。如果你看到這里,那么我最想告訴你,做自媒體,最好是找自己喜歡感興趣的領域。這樣才能長期以往的堅持下去。無論有沒有粉絲,都可以為愛發電!就像此時開始練習寫文章的我一樣。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